《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醉驾逃逸罪的相关条款及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醉驾逃逸罪的相关条款及处罚
醉驾逃逸罪,是指在醉酒驾驶机动车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并逃离现场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醉驾逃逸罪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醉驾逃逸罪的相关条款及处罚进行详细阐述。
相关条款
1. 刑法代码:根据我国《刑法》百三十三条的规定:“道路上的一切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在道路上行驶的,应当遵守交通规则。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醉酒驾驶非机动车的,处暂扣3个月驾驶证,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2. 刑法解释:对于“醉酒驾驶”的认定,我国《刑法》百三十三条之一的规定:“醉酒驾驶的,依照本条款的规定处罚。”
3. 刑法条文:根据我国《刑法》百三十三条之一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二)醉酒驾驶非机动车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三)在道路上从事旅客运输,违反危险驾驶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处罚
1. 罚金:根据刑法的规定,醉驾逃逸罪的罚金数额为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对于犯罪情节较轻的,可以单处或者附加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醉驾逃逸罪的相关条款及处罚 图1
2. 吊销驾驶证:根据刑法的规定,醉驾逃逸罪的处罚措施之一是吊销驾驶证。对于醉驾逃逸罪情节较重的,将被吊销驾驶证,且5年内不能重新获得驾驶资格。
3. 暂驾驶证:根据刑法的规定,醉驾逃逸罪的处罚措施之一是暂6个月驾驶证。对于醉驾逃逸罪情节较轻的,可以暂3个月驾驶证。
4.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醉驾逃逸罪,除了依法处罚罚金、吊销驾驶证或者暂驾驶证外,还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具体刑罚将由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裁定。
醉驾逃逸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对于这种行为,我国刑法提供了严格的处罚规定。对于广大驾驶人员,应当遵守交通规则,切实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司法机关,应当依法严惩醉驾逃逸犯罪,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保障人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