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暂不起诉:如何看待这一法律现象?
交通事故,是指在道路上因车辆行驶不当或者道路上及其他物体存在缺陷等原因导致的人身损害或者财产损失。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如果双方无法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此时应该如何寻求法律帮助呢?结合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读者解答此问题。
交通事故调解不宜的情况下,如何寻求法律帮助? 图1
事故调解的重要性
交通事故发生后,如果双方当事人能够通过协商的达成一致意见,对于减少矛盾、节省资源、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事故调解在交通事故处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往往会出现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的情况,此时调解就无法进行。当事故调解不宜的情况下,如何寻求法律帮助呢?
事故调解不宜的情况下,可以申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当事故调解不宜进行时,当事人可以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申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应当提供以下材料:
(一)交通事故发生时的现场照片、现场示意图、当事人身份证明等证据;
(二)交通事故认定书;
(三)车辆损失鉴定报告;
(四)医疗费用结算单等相关材料。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十日内作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对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的当事人,可以在收到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议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收到书面复议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书面复议决定。
事故调解不宜的情况下,可以提起民事诉讼
当事故调解不宜进行时,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法院对交通事故责任进行认定。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需要提供交通事故现场照片、现场示意图、当事人身份证明、车辆损失鉴定报告、医疗费用结算单等证据,证明交通事故的发生、责任以及损失。
法院在审理民事诉讼时,可以根据双方当事人的证据和案件情况,作出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对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的当事人,可以在收到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人民法院在上诉审查期间,应当组成合议庭对当事人提出的上诉进行审理。
事故调解不宜的情况下,可以请律师协助
在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当事人可以请律师协助。律师可以提供法律,帮助当事人了解权利和义务,制定诉讼策略,以及代表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
当交通事故调解不宜进行时,当事人可以通过申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提起民事诉讼或请律师协助等寻求法律帮助。在寻求法律帮助时,应尽量提供充分的证据,以便法院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作出正确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当事人也应注意法律程序的正当性,避免因程序问题而影响法律权益的实现。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